地址: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金枫南路1330号联动U谷国际科创园5幢7楼
联系人:臧先生
电话:0512-66551311 0512-68071390
一、BMS、PDU、BDU、UDS简介
BMS(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):电池管理系统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核心部件,负责电池组的管理和控制,包括电池监控、状态评估、充放电控制、保护控制、均衡控制、故障诊断等。
PDU(Power Distribution Unit):动力分配单元负责电池组的电能分配,将电池组的电能分配给车辆的动力系统、辅助系统和其他用电装置。
BDU(Battery Distribution Unit):电池配电单元是PDU的一种,除了电能分配功能外,还具有电池保护功能。
UDS(Unified Diagnostics Service):统一诊断服务是用于诊断汽车电子控制单元(ECU)的一套标准化协议,可用于诊断BMS、PDU、BDU等部件。
二、BMS、PDU、BDU、UDS协同工作机制
BMS、PDU、BDU、UDS通过以下方式协同工作:
BMS与PDU/BDU协作:BMS通过CAN总线或LIN总线与PDU/BDU通信,获取电池组的电压、电流、温度等数据,并下达充放电控制指令、保护指令等。PDU/BDU根据BMS的指令,控制电池组的充放电和保护。
BMS与UDS协作:BMS通过UDS协议与诊断工具通信,提供电池组的诊断信息,包括电池健康状态、剩余电量、充放电状态、故障信息等。诊断工具可通过UDS协议对BMS进行诊断和配置。
三、BMS、PDU、BDU、UDS技术条件
BMS技术条件:
应能准确监测电池组的电压、电流、温度、阻抗等参数。
应能评估电池组的健康状态、剩余电量、充放电状态等。
应能制定并执行电池组的充放电控制策略、保护控制策略、均衡控制策略等。
应能诊断电池组的故障,并提供故障信息。
应支持UDS协议。
PDU/BDU技术条件:
应能安全可靠地分配电池组的电能。
应能保护电池组免受过充、过放、过流、短路等故障。
应支持与BMS通信。
UDS技术条件:
应符合ISO 14229-1、ISO 14229-2、ISO 14229-3等标准。
应支持诊断BMS、PDU、BDU等部件。
四、BMS、PDU、BDU、UDS工作流程
五、BMS、PDU、BDU、UDS通讯协议
BMS与PDU/BDU通讯协议:
CAN总线:CAN总线是BMS与PDU/BDU常用的通讯协议,具有传输速率高、可靠性好等优点。
LIN总线:LIN总线是BMS与BDU常用的通讯协议,具有成本低、功耗低等优点。
以太网:以太网是BMS与PDU/BDU未来发展的通讯协议,具有传输速率高、带宽大等优点。
BMS与UDS通讯协议:
UDS协议是BMS与诊断工具常用的通讯协议,具有标准化、通用性强等优点。
六、BMS、PDU、BDU、UDS参考数据
BMS参考数据:
电池电压: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典型电压范围为200V-400V。
电池电流: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典型电流范围为100A-500A。
电池温度: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典型工作温度范围为-40℃-60℃。
充放电效率: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典型充放电效率为90%-95%。
PDU/BDU参考数据:
最大输出电流:PDU/BDU的最大输出电流应能满足车辆的最大功率需求。
保护功能:PDU/BDU应具有过充、过放、过流、短路等保护功能。
通讯协议:PDU/BDU应支持与BMS通信的协议。
UDS参考数据:
波特率:UDS协议的典型波特率为250kbps、500kbps、1Mbps等。
报文格式:UDS协议的报文格式由报文头、报文体和报文尾组成。
服务标识符:UDS协议的服务标识符用于标识特定的诊断服务。
七、BMS、PDU、BDU、UDS未来发展
BMS:
功能集成:将更多功能集成到BMS中,如电池均衡、热管理等。
智能化:采用人工智能技术,提高BMS的智能化水平,实现电池组的主动管理和预测性维护。
网络化:将BMS与车辆其他系统连接起来,实现车辆数据的共享和协同控制。
PDU/BDU:
固态化:采用固态技术,提高PDU/BDU的效率和可靠性。
集成化:将PDU/BDU与其他部件集成在一起,提高系统的集成度。
智能化:采用智能化技术,提高PDU/BDU的智能化水平,实现电池组的智能管理和保护。
UDS:
支持更多诊断服务:扩展UDS协议,支持更多诊断服务,满足未来电动汽车诊断的需求。
支持更多通讯协议:支持更多通讯协议,如以太网等,提高诊断效率。
支持OTA诊断:支持OTA诊断,实现远程诊断和升级。
文章转自知乎,作者苗小露,目的为了传播更多信息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